此次美国之行的核心目的,便是深入一线探寻AI行业的脉搏。鉴于当前ChatGPT和NVIDIA等业界巨头,以及无数初创公司纷纷将大本营设在美国,这一轮由大模型引领的AI热潮无疑让美国站在了全球的中心舞台。因此,我想要亲自踏足这片科技热土一睹风采。
此行中,我有幸参观了NVIDIA,也造访了众多AI领域的创业团队,更与美国本地的投资界朋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然而,经过这一系列的考察与交流,我的认知却发生了转变——美国的AI行业正呈现出一种令人警惕的泡沫现象。
不可否认,美国的AI行业当前风头正劲,几乎所有相关的初创公司都能轻易获得融资。即便是一些仅有初步展示成果的公司,也能轻松筹集到巨额资金。相较于之前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AI时代对于创业者来说无疑更为友好,融资变得更加容易,动辄便是数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的巨额投入,这在任何科技浪潮中都显得极为罕见,足以见证AI领域当前的投资热度。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当前美元过度发行的现实。这导致所有资产价格迅速攀升,简而言之,美元购买力相对贬值,因此大量的美元需要通过投资来保值增值。这正是当前AI公司估值高企、融资数额庞大的重要背景之一。
AI行业的资金消耗确实惊人,尤其是那些致力于开发大型模型的公司。1亿美金在这样的环境中,往往很快就会被消耗殆尽。但与以往不同,如今的资金消耗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和硬件方面,对算力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谈到算力,NVIDIA无疑是这场AI浪潮中的“宇宙中心”。每天都有众多人士前来朝圣,寻求与这家公司的合作。无论这场AI竞争谁将笑到最后,NVIDIA都将是无可争议的赢家,股价飙升,员工们也都喜笑颜开。更值得一提的是,NVIDIA的产品目前供不应求,许多客户甚至带着现金在公司门口排队等候,希望能获得货源。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再次证明了AI行业的火爆程度以及基础设施的极度需求。
当然,NVIDIA并非无懈可击。AMD作为GPU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其产品定位与NVIDIA有所不同,未来也有可能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然而,总体来看,NVIDIA和AMD无疑是这场AI浪潮中的最大受益者。
在实际应用层面,以大模型公司openAI为代表的巨头正迅速崛起。据我所知,ChatGPT 5已经处于测试阶段,一些朋友已经亲眼目睹了其惊人的表现。它相对于GPT 4是一次巨大的飞跃,展现了真正高度的人工智能水平,这可能会让更多人面临失业的风险。
然而,GPT 5的卓越性能也带来了一种新的挑战。许多公司开始担忧,他们所投入的工作和资金是否会在ChatGPT 5发布后突然变得毫无价值。这是目前许多AI公司所面临的巨大困境。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了解到一些创业公司正在采取新的策略。他们试图提前了解openAI的技术路径,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类似的功能,从而避免在未来被ChatGPT等巨头直接淘汰。
然而,ChatGPT所引发的这场资金消耗战烧钱力度堪称惊人,动辄以百亿美金为计量单位。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没有数亿美金的资金储备,几乎无法在这场竞争中立足。因此,这些公司的估值普遍偏高,融资数额也相当可观。但是这些投入最终能否转化为实际成果,仍然是一个未知数。由于行业内的不确定性极高,加之openAI这样的巨头在前领跑,这些创业公司随时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在与一些投资人交流时,我了解到许多小型投资人,特别是中国背景的投资人,对于在美国投资AI项目感到望而却步。一方面,这些项目的估值过高,让投资者难以承受;另一方面,美国投资圈目前形成了一种风气,对于带有中国资本的项目往往持谨慎态度,甚至存在排斥现象。关于资本我们明天将单独进行探讨。
我了解到,有一些由中国人创立的公司在美国 AI 市场上表现出色,团队实力强大,并且能够成功获得美元资金。这些公司基本上已经深深扎根于美国市场,然而,如果它们与中国市场存在过多的联系,未来可能会面临资金持续获取的困难,从而影响长期发展和项目推进。
此次美国之行让我深刻感受到,美国的AI产业确实如火如荼,但与中国几乎完全脱节。在美的华人科学家、企业家和创业者虽然能参与其中,但未来能否真正做大成为行业领军者,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美国的AI行业确实存在严重的泡沫现象。大量资金无处可去,导致美国房地产价格飙升,但仍无法完全消化这些资金。因此,资金开始流向新一代科技创新,尤其是AI领域,这正好符合AI对巨大算力的需求,加剧了AI产业的泡沫化。对于美国而言,这也许是件好事。泡沫的产生推高了资产价格,提高了门槛,使得其他国家的竞争者难以轻易进入AI行业,因为他们既没有如此庞大的资金,也缺乏强大的算力支持。这正是美国当前在AI领域的策略——通过高溢价制造泡沫,最终在这个领域形成垄断地位。
我所说的“泡沫”,并非完全带有贬义,而是对当前状态的一种客观描述。泡沫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从积极的角度看,泡沫能够激发创业热情,消耗大量超发的货币,加速公司的成长,有时甚至能创造奇迹。消极的一面是过度的热度可能导致过高的估值,吸引大量投机者,最终泡沫破裂时,大多数人可能会遭受痛苦,但少数真正的优质企业仍会脱颖而出。
经过这一趟考察,我的结论是,对于美国的AI行业来说,当前最好的策略或许是组建一个强大的团队,积极创业并争取大量资金支持。在泡沫中探索,或许能够抓住某个机遇,实现突破。然而,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特别是中资背景的投资人,投资AI行业的机会可能已经相对有限。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美国的几家大公司都在全力投入AI领域。除了备受瞩目的微软OpenAI外,谷歌和Meta也是大模型技术的坚定追随者,它们已经发布了各自的大模型产品并投入了大量资金。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苹果也暂停了汽车业务,全力转型AI,目前其AI部门是全公司加班最严重的部门之一,在加紧追赶这一潮流。亚马逊等公司也在积极探索AI与购物的结合。特斯拉更是早已在汽车领域深度拥抱AI,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在美国的体验也令我印象深刻。关于特斯拉我们将会在未来的文章中深入探讨。
我们目睹了美国科技巨头们坚定地投身于AI领域的竞争,与此同时,众多创业公司也手握巨资纷纷加入这场战局。我相信,未来两三年美国的AI行业将可能成为创造奇迹的热点产业。面对这一全球性的AI泡沫,中国企业同样需要积极应对迎头赶上。期待中国也能早日形成自己的AI“泡沫”。
Prev Chapter:电子书《交互的Python:数据分析入门 》
Next Chapter:中国的AIGC,都去哪“捞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