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过去,赢了“宫斗”的奥特曼,依然摆脱不了OpenAI前董事会的“阴魂”。
短短三天内,前董事会成员打破沉默,两度发声。不仅对OpenAI的现状进行点评,还对去年那场“宫斗”进行了不少爆料,直指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amn)的种种问题。
先是在当地时间5月26日周日,OpenAI前董事会成员中唯二的女性海伦·托纳(Helen Toner)和塔莎·麦克考利(Tasha McCauley)经由《经济学人》发表文章,表明坚持当初撤换奥特曼的决定,并评价不能相信AI公司能够自我管理,第三方监管是让其承担责任的必要条件。
紧接着,当地时间5月28日周二,TED AI Show播客放出与托纳的对谈,这一次托纳首次爆料了“宫斗”背后的故事。包括但不限于:
● ChatGPT的发布,前董事会提前不知情。
● 奥特曼隐瞒其负责OpenAI旗下创业投资基金的事实。
● 奥特曼多次提供有关OpenAI安全流程的不准确信息。
● 托纳曾因发表了一篇论文,被奥特曼针对。
● 曾有两位高管向前董事会报告奥特曼的“心理虐待”。
● 很多OpenAI成员惧怕被奥特曼报复。
● 奥特曼曾被Y Combinator解雇。
可以说,这期40分钟的博客,托纳火力全开,向奥特曼开炮。从“宫斗”始末,到奥特曼在硅谷的其他经历,全都涉及了。
播客同时播报了现任OpenAI董事会主席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的回应:“我们对托纳女士继续重新审视这些问题感到失望……审查得出的结论是,上一届董事会的决定不是基于对产品安全或安保、开发速度、OpenAI 的财务状况或其对投资者、客户或商业伙伴的声明的担忧。此外,超过95% 的员工,包括高层领导,要求恢复山姆的首席执行官和前董事会职位。我们的重点仍然是继续前进和追求OpenAI的使命,以确保AGI造福全人类。”
总结起来就是:调查结果已出,勿翻旧账。
奥特曼与团结在其周围的OpenAI自然不希望被翻旧账,尤其是现在这个节点。
过去两周,因包括核心成员伊利亚·苏茨克维尔(Ilya Sutskever)在内的三名成员先后辞职,以及好莱坞明星“寡姐”斯嘉丽·约翰逊(Scarlett Johansson)抗议奥特曼未经同意在ChatGPT中使用自己的声音,奥特曼的声誉连续受挫。
猎杀奥特曼正当时。
托纳的爆料不可谓不猛。
“多年以来,奥特曼让董事会很难真正履行职责。他隐瞒信息、歪曲公司情况,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对董事会直接撒谎。”在播客节目中,托纳言辞锋利。
托纳表示,就连2022年11月ChatGPT发布的时候,前董事会都被蒙在鼓里,根本不知情:“我们是在X(前Twitter)上了解到ChatGPT的”。
而之所以托纳在内的前董事会成员不再信任奥特曼,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是,奥特曼没有告诉董事会其拥有OpenAI创业基金。
OpenAI有特殊的治理结构。简单来说,OpenAI Nonprofit非营利组织通过全资持有和控制一个管理实体来控制和管理营利性子公司,前者通过董事会对营利性子公司进行监督,对营利性子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也因此,董事会成员几乎都不持有OpenAI L.P.的股份,包括CEO在内,只是间接持有了极少的股份,这样的安排旨在维持公司的管理和控制权的稳定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奥特曼有责任说明其负责OpenAI旗下创业投资基金,而不是声称自己是OpenAI的独立董事会成员,与公司没有任何经济利益关系。
顺带一提,今年4月,OpenAI创业基金已经改变了结构,不再由奥特曼拥有或控制。
第二是,奥特曼“多次”提供有关OpenAI公司安全流程的不准确信息。
此外,托纳证实了此前外界的一个传闻,即她曾在与人合作发表了一篇涉及对OpenAI批评的论文后,被奥特曼针对:“山姆开始对其他董事会成员撒谎,试图把我踢出董事会。”
促使前董事会发动奇袭的还有员工的反馈。托纳透露,有两位高管向董事会讲述他们与奥特曼共事的不愉快经历,形容OpenAI的“有毒氛围”,指责奥特曼“心理虐待”,并提供了奥特曼在“不同情况下撒谎和操纵”的证据。
决定要撤换奥特曼之后,包括托纳在内的前董事会成员决定秘密行事:“我们所有人都很清楚,一旦山姆察觉到我们可能会做出违背他的事情,他就会使出浑身解数,竭尽全力破坏董事会,阻止我们解雇他。”
至于在解雇奥特曼之后,OpenAI内部产生的员工倒戈——正如OpenAI现董事会主席在回应中所言,当时有约95%的员工签字要求奥特曼回归,甚至以集体离开相要挟——托纳也有自己的解释。
托纳说,当时OpenAI内外交困,员工实际上要么要求奥特曼恢复原职,要么看着OpenAI崩溃。由于人们不希望公司分崩离析,才支持了奥特曼。
托纳还声称,很多人在看到奥特曼对他人的报复手段后,都害怕与他作对。
除了“宫斗”内幕之外,托纳还进一步对奥特曼的履历进行了点评。她指出,奥特曼在Y Combinator就是被解雇的,相关信息在当时被掩盖。而在那之前,在奥特曼的初创公司Loopt,因欺骗和混乱行为,管理团队多次找上董事会要求将其解雇。
“如果你仔细看看,会发现他没有什么光辉的履历。这不是(OpenAI)董事会成员特有的问题,尽管他很乐意这样描述。”
托纳的爆料,是迄今为止最详尽最生动地、来自OpenAI“宫斗”事件核心人士的描述。
托纳是OpenAI前董事会的六名成员之一。OpenAI前董事会有三名内部董事和三名外部董事构成,作为外部董事的托纳在相关领域经验丰富,是乔治敦大学安全和新兴技术中心主任。
在去年11月的那场奇袭中,OpenAI CEO奥特曼突然被前董事会踢出,其董事会席位和CEO职位一并失去。
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amn)
彼时,OpenAI前董事会给出的理由是奥特曼“不够坦诚”,导致其不再被信任。但没有给出更多细节。
其后的短短一周,OpenAI风起云涌。在内部,几百名员工签署公开信问责董事会,要求奥特曼回归,并以集体离职相威胁。
在外部,媒体纷纷猜测“宫变”原因,微软站出来支持老朋友奥特曼,甚至准备好为奥特曼和其追随者在微软内部重建一个部门。
很快,发动OpenAI的前董事会败下阵来,奥特曼回归,董事会重新洗牌,前董事会成员几乎悉数离开。
今年3月,OpenAI邀请的第三方律所公布对该事件的调查结果,将事件归因于前董事会与奥特曼之间关系破裂、信任不再。同时,奥特曼重返董事会,一并加入三名新成员,OpenAI董事会扩充到7人。
OpenAI新董事会也借此表明团结一致的态度,声明“对山姆·奥特曼先生和格雷格·布洛克曼先生对OpenAI的持续领导表示完全信任”。
就此,OpenAI试图为去年11月的事件盖棺论定。然而,没有详细的调查报告,OpenAI对传闻也没有一一进行回应,隐患犹在。如今,随着包括托纳在内的前董事会成员发声,被OpenAI盖上的棺材板又开始抖动。
彼时外界的种种猜测中,指认出两名“内鬼”。一位,是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维。他被认为和奥特曼就AI安全问题有重大分歧,且是奇袭行动的关键发起人。在前董事会的三名内部董事成员中,只有苏茨克维没有在奇袭中被踢出。
另一位则是托纳。她被认为因为疑似在论文中批评OpenAI“助长了AI炒作的火焰”,而被奥特曼针对,差点被奥特曼先踢走。
在当时《纽约客》的报道中,知情人士称奥特曼单独接触其他董事会成员,讨论替换托纳的问题。结果后来成员们相互一通气,发现奥特曼有可能曲解成他们支持接触托纳的职务:“他会在其他人的想法上撒谎,让他们互相争斗。”
关于托纳被针对的传闻,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曾盖戳。今年3月,就在OpenAI公布“宫斗”事件调查结果前夕,马斯克一纸诉状将OpenAI及奥特曼等告上法庭。相关诉状中提到,托纳因在奥特曼被撤职中扮演关键角色,而被OpenAI的律师警告,称如果因为奥特曼的解雇致使OpenAI解散,她和前董事会可能面临违反信托义务的指控。
OpenAI官方给出的调查结论,实际上否认了外界的猜测,但托纳的爆料则一一验证了这些猜测。
同一个事件,正反双方给出了截然不同的故事版本。在奥特曼的版本中,他是“宫斗”中无辜的牺牲者,被误解被针对。而在托纳的版本中,一个精于算计、善于权术的科技反派形象跃然纸上。
至于相信谁,进入舆论战领域。
包括托纳在内的前董事会成员,选择在此时重提半年前的“宫斗”内幕,时机选择颇值得玩味。
托纳的爆料不是奥特曼拿起“科技反派”剧本的开端,近几周以来,奥特曼的声誉屡屡受挫。
5月中旬,“宫斗”事件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伊利亚·苏茨克维离职,与其一起离开OpenAI的还有安全团队的另一位联合负责人杨·莱克(Jan Leike)。
安全团队两位高管离开,本就让OpenAI不大好看,莱克还在X上对OpenAI开炮,怒斥其追求华而不实的产品,质疑其不再关心安全。
莱克的这一举动有多大杀伤力呢?尽管外界此前一直讨论OpenAI内部的理念分歧,但莱克的发声,是OpenAI高管级别的人物首次公开承认公司对产品开发的重视胜过安全。
更糟糕的是,在高管接连辞职之际,Vox曝出OpenAI的离职协议。据报道,OpenAI的员工在离职时需要签署一份颇为严苛的“封口协议”,保证无限期不能泄密和贬低OpenAI,否则将会被收回股权。
而奥特曼的回应则让其形象雪上加霜。奥特曼于X上对此事发长文回应,否认对“封口协议”知情。但Vox后续报道,泄露文件中赫然有奥特曼的签名。
舆论发酵之际,OpenAI和奥特曼不得不亡羊补牢,开始实施补救措施。
对于安全团队高管的出走,OpenAI解散核心安全团队,并且宣布成立安全委员会评估AI安全。新成立的委员会承诺,将在90天内评估OpenAI技术的保障措施,并提交报告。
对于“封口协议”,OpenAI也于当地时间5月24日周四,向所有前员工发送内部备忘录,取消了相关“封口条款”,并致歉。
这还不算完,另一件事也成了奥特曼不够光明磊落的注脚。
在OpenAI于春季发布会上公布了其最新的模型GPT-4o之后,好莱坞明星“寡姐”斯嘉丽·约翰逊公开炮轰OpenAI和奥特曼。
原因是GPT-4o的其中一个语音版本“Sky”和斯嘉丽的声音高度相似。
斯嘉丽不认为这是个巧合,因为奥特曼曾经在去年以及今年GPT-4o发布前期,多次邀请斯嘉丽为ChatGPT提供声音,但都被拒绝了。
而且在GPT-4o的发布会之后,奥特曼还发X提到电影《她(Her)》。后者是一部关于人类与人工智能产生亲密感情的科幻电影,其中为人工智能助手配音的正是斯嘉丽。
尽管奥特曼辩称,Sky的声音是由专业配音演员提供,和斯嘉丽无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但此举还是引起了斯嘉丽,乃至整个好莱坞的愤怒。
目前,OpenAI已经撤下了Sky。然而,奥特曼“不择手段”的形象,恐怕是又深入人心了几分。
托纳的此番爆料,更像是抓准时机的反攻。如果托纳所言不虚,那么当下正是将“内幕”说出来的最好时机。
那场半年前的“宫斗”,连同水面下OpenAI酝酿的内部分歧、治理结构冲突等,依旧会长久地围绕着奥特曼和Open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