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投资AI公司秘塔科技,去年至今的第6家_tiknovel-最新最全的nft,web3,AI技术资讯技术社区

蚂蚁投资AI公司秘塔科技,去年至今的第6家

2024-08-08 21:05:40  浏览:324  作者:管理员
蚂蚁投资AI公司秘塔科技,去年至今的第6家

我们独家获悉,秘塔科技近期完成了超 1 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光速光合跟投,本轮投后估值达 1.5 亿美元。秘塔之前的老股东有明势资本、猎豹移动和丰元资本等。

据了解,百度、腾讯等大型科技公司也曾在这轮融资期间与秘塔接触,最终蚂蚁与秘塔达成交易。去年以来,蚂蚁集团在 AI 领域已至少投资 6 家公司,包括大模型公司智谱 AI、月之暗面,视频生成公司爱诗科技、生数科技 ,AI 芯片公司墨芯和最新的秘塔。

除投资外,蚂蚁去年发布了自研的 “百灵” 多模态大模型,今年初成立 AI 新部门 “NextEvo”,4 月在支付宝上线 “智能助理” 功能。蚂蚁集团董事长兼 CEO 井贤栋今年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说,蚂蚁的 AI 战略是发展 “专业智能体”,即拥有金融、医疗等专业知识的 AI。

秘塔创始人闵可锐是一位连续创业者,2012 年他联合创立了自然语言技术供应商 “玻森数据”,任 CTO,该公司后在 2015 年被蚂蚁收购。2017 年,闵可锐加入猎豹移动任首席科学家。

2018 年 4 月,闵可锐创立秘塔科技,此后秘塔陆续推出法律 AI 翻译产品 “秘塔翻译”,纠错校对产品 “秘塔写作猫”;又在 2022 年推出文章生成产品 “量子速写”,上线一周内日活过万。

这些产品要么面向专业人士,要么未引起广泛关注。去年一年,当大额融资向头部 AI 公司倾斜,中腰部的秘塔没有享受到热潮的红利。

直到今年 3 月下旬,秘塔的 AI 搜索产品 “秘塔 AI 搜索” 正式上线,当月网站访问量超过 700 万次。据网站访问数据监测平台 Similar Web,秘塔搜索 3 月的访问量在中国一批 AI 产品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百度文心一言和月之暗面 Kimi;当月增速达到 550%。

秘塔获得以上增速时的投放规模小于字节、百度等大科技公司,也小于月之暗面、MiniMax、智谱 AI 等获得大额融资的头部大模型公司。App Growing 统计,6 月上旬豆包的投放金额为 1.24 亿元。

秘塔是较早注意到 AI 搜索这一方向的中国公司。闵可锐今年 1 月曾在社交媒体上说:“我觉得我们两周能训练一版 Perplexity AI 出来。”

美国 AI 搜索引擎 Perplexity 被一些媒体称为 “Google 杀手”,目前估值已超 30 亿美元,是年初时的 6 倍。半年内,Perplexity 完成两次融资,吸引了黄仁勋、贝佐斯和 Google 高管投资。

今年 37 岁的闵可锐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系,后在牛津大学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攻读电子与计算机博士,在毕业前选择回国创业。

他的博士生导师,现任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的马毅说,2023 年初时,秘塔是中国 7、8 家有语言模型经验的团队之一。

AI 是天才叙事流行的领域。闵可锐却说,这里没有太多精妙的想法,更多是工程巧思,比如近年影响力很大的 ViT(Vison Transformer),其本质思路是 “切片”:把图像对应的长序列切割成短序列,经过这一转换,就能用标准 Transformer 架构做后续操作。

“这就是把实验做完,然后证明有效性,这有价值,但你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天才的想法,虽然那篇论文已经被引用了 1 万多次……天才的想法恰恰是媒体关注最少的,因为理解门槛很高。” 闵可锐曾说。

与 Perplexity “不做模型、只做应用” 不同,闵可锐曾告诉我们,秘塔使用自研模型,但参数没那么大。“千亿模型对成本是一个负担,在应用上,我们会希望它越小越好,而不是相反。” 闵可锐去年说。

2023 年 3 月,微软在其搜索引擎 Bing 中上线了由 OpenAI 支持的对话式搜索。Google 在 2 个月后也跟进了 AI 搜索。

今年,AI 搜索成为对话类产品标配的能力。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字节豆包、智谱清言、月之暗面 Kimi、昆仑万维天工 AI、百川百小应都陆续上线了 AI 搜索功能。用户也可以直接用百度、阿里夸克等搜索引擎做 AI 搜索。

就在前不久的 7 月底,OpenAI 也推出 AI 搜索产品 “SearchGPT”,目前还未开放公测。

市场看好 AI 搜索的逻辑是:在大模型技术基础较为稳定的今年,AI 应用产品会迎来爆发,而搜索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刚需场景,市场空间巨大,Google 的搜索广告收入去年有 2100 亿美元,搜索值得用 AI 重做一次。

大模型能更好理解模糊的提问、直接给出组织好的搜索结果,如秘塔搜索会自动生成围绕一个事件的时间线,以及思维导图。

观望者也有各自的疑虑。

一种观点认为,把 Perplexity 等 AI 搜索产品视为 “Google 杀手” 有些可笑。因为这些产品也需要接入搜索引擎 API 才能完成最后的服务,还得为此付费,比如 Perplexity 仍是 Google 的客户。

微软 Bing 在去年 5 月上线 AI 搜索功能后,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反而下降了,到去年年底,市占率才终于同比提升了 1%。

AI 搜索的商业模式也尚不清晰。一位没有投资秘塔的 AI 投资人说:“AI 搜索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单次搜索 ROI 怎么能比 Google 现在更高?广告收入怎么能比搜索成本高?能高多少?Google 自己都没做到。”

秘塔 AI 搜索承诺没有广告,目前也没有付费版本。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如果以中国为主要市场,抖音、小红书等移动 App 切割了大量独立搜索引擎的使用场景,第三方搜索引擎的空间也在被压缩。

最后在产品形态上,AI 搜索的壁垒到底是什么?一位做过搜索引擎的大模型创业者曾告诉我们,他认为 AI to C 产品有两种 “赢者通吃、强者越强” 的可能,一是网络效应,微信等通讯产品是网络效应的极致;一是数据飞轮,即用的人越多,数据越多,模型能力和产品体验就越好,搜索就是其中一种。

传统搜索可以靠用户输入、更改搜索词、翻页和点击链接等行为直接获取体验反馈,强化搜索准确度。但 AI 搜索的自动化数据反馈难度更高,即使为回答设置了点赞、点踩的按钮,大量用户也不会真的点。

此前曾有投资人讨论,增速强劲的秘塔搜索能否在用户数据上追平上线已半年的 Kimi?其实这两个产品的形态、满足的需求和推广力度都不同。这种比较里包含一种假设:一个不以模型参数取胜,也不讲技术领先故事的产品,能否靠自然增长获得惊人数据?

“逆袭” 现在没有发生。据第三方监测平台 Similar Web 数据,一直未大量投放的秘塔,在上线初期的爆发式增长后,6 月出现了负增长。4 月至今,秘塔搜索和 Kimi 的网页版访问量的差距在扩大,二者的移动 App 在苹果应用商店里的排名也有不小的差距。

在 AI 这个变化迅速、充满分歧的领域,闵可锐现在选择沉默以对:“我们这个阶段出来说什么都不合适,还是先默默干活。” 他只偶尔在社交媒体发声,如 4 月时他说:“第二家几百亿市值的公司开始像素级抄我们了。”

OpenAI 在进入今年后所有的新功能都没有开放大规模公测,焦虑正在中国 AI 创投圈蔓延。“快速进展期已过,没有看到太多新东西。” 一位投资人说。

一位身在硅谷的核心开发者则告诉我们,他身边的人还是在 “专心造 AGI”:“不用太急,现在模型能力发展速度挺快的。”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