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AI的冲击,“35岁焦虑”的职场人,出路在哪?_tiknovel-最新最全的nft,web3,AI技术资讯技术社区

面对AI的冲击,“35岁焦虑”的职场人,出路在哪?

2024-02-20 10:26:47  浏览:158  作者:管理员
面对AI的冲击,“35岁焦虑”的职场人,出路在哪?

新年的余温尚未冷却,曾经用ChatGPT撼动整个世界的Open AI就再次扔出了一副“王炸”。

前几天,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推出了一款视频生成模型——Sora,并凭借其惊人的视觉效果迅速火爆全球。

马斯克感叹“人类愿赌服输”,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祎预言“AGI(通用人工智能)实现将从10年缩短到1年”。

此时,职场人或多或少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自己这份工作还能干多久?”

AI刚开始出来的时候,首先用于作画了,搞得许多的插画师失了业。

现在OpenAI的新模型出来了,能做短视频了。全球专业的电影从业者和短视频作者,马上就要面临大规模的下岗。

虽然现在AI技术还不太成熟,但谁又会去苛求一个新生儿呢?

内燃机车刚刚发明的时候,力量甚至比不上一匹马。技术的现状是现状,发展是发展,别拿现状当发展,就像是我们不能拿着卡尔的汽车,说汽车这东西大用没有,坚决不能搞。

人工智能在进行真实的物理化学创造的时候,当然没有人厉害,它在面对现实实验室的时候,显然也比不过人。AI只能根据训练集来生成东西,博士硕士的工作就是拓宽人类的认知边界,自然在这方面,AI比不过人。

但是,AI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和前景,显然已经不是问题,不管是生产制造还是文化传媒,只要是个工业,AI就能像内燃机颠覆工业生产一样,直接搞得一大批原来的从业者下岗。

这就是先进生产力,这必将对全球未来的秩序产生极大的冲击。

面对AI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在市场行情、技术发展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曾经在职场上经常被提起的话题——年龄焦虑,在此时此刻变得更为尖锐。

01

35岁的职场人

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1)业务精通:35岁的职场人士,处于职业成熟阶段,不论从专业上,还是所处的行业上,有至少10年以上积累和深耕。

加之,这个年龄阶段是跟着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互联网高度发达走过来的80后,他们获取信息容易,思维敏锐。

2)心智成熟: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说的是人到了40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不论个人感悟也好,社会百态也罢,不再懵懂,都已成熟老练。

放到现在社会,年轻人社会经验成熟要比古人早、快很多。所以,35岁也是一个职场人对社会、家庭、伦理等为人处事的成熟阶段。

3)压力:35岁左右的职场人士,来自于两方面的压力,一个是职场新人的冲击;二是家庭上的负担。

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职场人,27、28岁已承担起了公司的大梁,走上了中层,甚至高层的管理岗位,三十岁不到的这些“职场新秀”,学习能力强,工作效率高,创新并充满活力。

相比之下,35岁的“老将”上有老,下有小,来自生活和经济上的负担,让他们在工作中经常力不从心,稍不留心,就会让90后小将们“弯道超车”。

在岗位专业需求不高的情况下,35岁以上基层员工,对企业不再具有性价比,为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企业会更倾向选择更年轻且更便宜的劳动者。

总之,不管是为了应对年龄焦虑,还是AI各种不同姿势的冲击,新中产多多少少也心中有数,2023年,他们的心态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从过去的向上攀爬转而向下扎深技能——

有一技傍身好过高处不胜寒,有一条后路好过只盯着一个饭碗。

02

AI时代下,需要培养怎样的能力?

既然AI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我们不能袖手旁观,但也不能盲目追随。

在面对这场思维革命的洪流时,我们需要保持警醒的眼睛和冷静的头脑。正如俗语所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变革,而应以长远的眼光审视其影响。

1、我们应该主动适应新的思维模式。

AI的崛起使得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我们要学会与AI协作,善于利用AI的计算和分析能力,快速处理信息,做出准确的决策。

同时,我们也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不过度依赖AI的结果,保持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2、我们应积极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AI的智能化技术可以与人类的创造力相互融合,激发出更加独特的创意和创新。我们要勇于尝试与AI合作,利用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开拓新的艺术领域、设计领域或科学领域,创造出更具价值和意义的作品和理论。

3、我们不能忽视数据的重要性。

AI强调数据驱动的决策和理性思维,我们应重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

然而,我们也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只是盲目地相信数据,而是要理性地对待数据,并结合人类的智慧和经验,做出全面而明智的决策。

4、我们要保持人性的探索精神。

AI可以帮助我们挖掘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挑战我们原本的假设和认知,拓宽我们的探索领域。

我们要勇于探索未知,敢于质疑现有的观念,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和发现。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在AI时代中保持竞争力和创造力。

总之,面对AI带给我们的思维改变,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姿态应对。抓住机遇,勇敢面对挑战,保持灵活适应的能力,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在这个新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就如古语所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积极应对改变,我们才能在AI时代中掌握命运的主动权,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03

如果因为AI的冲击被迫离职

给你三个建议

第一,不管怎样,把自己养家的钱留好。

做任何决策之前,始终留好吃饭、看病、应急的钱。

中年人,有了更多的责任,要让自己和家人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不要负债,不要动房子。

有了底线的保障,换工作的时候,就可以调整好心理预期。

不要有这样的期待,说我每一份工作的收入,都必须比之前高。这会锁死你自己。

甚至,为了更好的机会,更多的可能,要接受部分的降薪。

这些少的薪水,是转换的成本,也是为过去的不努力买单。要认。

认真努力,重新开始。

第二,换行不换岗,换岗不换行。

以前在传统行业做会计的,如果转去新能源汽车行业,还是做会计。

以前在互联网行业当程序员的,如果不想敲代码了,想试试销售,也尽量还在互联网行业里面。

这样,可以保证你对行业的了解,对岗位的理解,至少有一样可以迁移。

如果都换,全部都要从头做起,两眼一抹黑,特别麻烦。

而且,你也不会有那么多调整的时间。

两个都变,和裸辞差不多。很容易就活不下去,再次陷入危机。

第三,新工作至少要有30%未知的东西。

每次换工作,都应该至少有30%是自己没尝试过的东西。

否则,自己就是在原地踏步,把原有的东西一次性变现。

但是,35岁基本是把能力货币化的极限,没有什么增长空间了。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有更多的机会。

35岁的世界,很多是下沉的,内卷的。想要摆脱这个环境,就要做些新事情。

别想着我60岁就要退休,现在就不动了,装死了,躺平了。你躺不平的。一定会有人把你踹醒。

应该是这样的心态:我至少工作到70岁,哪怕要轻松一点,也得到55岁再想这些事。自己把自己拽起来,比被别人踢开要好得多。

踏准经济周期,看准行业周期,承担一定风险,始终保持努力,并且用自己的积累帮助年轻人,分享果实,才是中年危机的解。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