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线简历制作平台Resume Builder曾在2023年12月对906名企业领导人进行了一项调研,结果显示,38%的受访者表示2024年所在企业可能会裁员,52%的受访企业领导人表示所在企业可能在2024年实施招聘冻结。
当时钟拨到2024年1月31日,该项调研结果的预测正变成现实。《中国经营报》记者从美国科技企业裁员监测网站Layoffs.fyi了解到,仅2024年1月份,已有103家科技企业采取了裁员措施,其中不乏微软、谷歌、Salesforce、亚马逊、PayPal等知名大型企业,总共裁减员工规模将近2.9万人。
需要指出的是,Layoffs.fyi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科技企业自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这21个月里,几乎每个月的裁员总数都在5000人以上,其中18个月里涉及裁员的企业数量超过100家。与2023年1月共277家科技企业裁员近9万人的规模相比,2024年1月实施裁员的企业数量、员工规模似乎是“小巫见大巫”,但实际上这是继2023年下半年裁员现象短暂缓解后达到的一个新的小高潮,涉及裁员的很多企业是2023年年初、2024年年初两次裁员高潮的共同参与者。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轮裁员中,作为2023年最为火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是否扮演了一个“推波助澜”的角色,引发了业界较大的讨论与争议。
“羊群效应”:裁员重组、降本调整
记者观察到,2024年1月采取裁员举措的科技企业涉及广泛,既包括初创型的科技企业,又不乏行业巨头,覆盖消费零售、软件、能源科技、金融服务、广告营销、媒体等多个细分领域。
就在2024年1月25日,微软游戏业务裁减9%、约1900名员工,被裁员工主要集中在2023年10月完成收购的动视暴雪及Xbox游戏工作室的游戏研发团队ZeniMax。1月29日,被称为“扫地机鼻祖”的iRobot宣布裁减31%的员工,涉及350人,因未获得监管机构批准,iRobot“卖身”亚马逊的交易以失败告终。根据iRobot披露的数据,预计2023年全年营收为8.91亿美元,同比下降25%,亏损在2.65亿至2.85亿美元之间。另据TheVerge报道,谷歌在1月中旬确认在包括Pixel、Nest、Fibit等部门分别裁掉了“几百个职位”,裁员规模超过1000人。随后不久,谷歌旗下流媒体服务平台YouTube部门裁减约100名员工。同时,《华尔街日报》于1月26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CRM软件巨头Salesforce将在全公司范围内裁员约700人。2024年1月初,视频游戏软件服务商Unity在一份监管文件中披露将裁减约25%的员工,影响约1800个工作岗位,预计到2024年3月底完成,成为Unity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除此之外,金融支付公司PayPal于1月31日被曝裁员约9%,约2500名员工受到影响。PayPal首席执行官Alex Chriss在致员工的信中表示,此举意在“通过直接裁员和取消空缺职位来调整公司的规模”“裁员将使公司以满足客户需求和推动盈利增长所需的速度前进”。值得一提的是,获得OpenAI投资以及微软合作支持、因推出可穿戴的AI Pin备受关注的AI初创企业Humane也是此轮裁员潮的参与者,解雇了4%的员工作为削减成本的措施之一。
正如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教授Jeff Shulman所说,“科技行业存在‘羊群效应’”“裁员有助于科技公司的股价上涨,这些公司没有理由停止(裁员)这件事。”需要指出的是,此轮裁员潮中的参与企业同样是2023年裁员潮的参与者。当一家大型科技企业裁员之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公司的董事会、高管层往往也会跟进采取同样的做法,一方面是为了行业性的普遍现象能够为自身的裁员提供“掩护”;另一方面往往也是为了弥补因盲目扩招、投资失误等决策失误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事实上,据Resume Builder调研数据,三成以上的受访企业领导人反映2023年所在企业已经采取了减少或取消奖金、降低或停止节日福利或奖金的举措来降低成本;还有12%表示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员工工资,涵盖中层管理者、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初级员工。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指出,美国科技公司数量很多,裁员实际是正常现象,一方面是这么多科技公司中总会有掉队的企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科技公司本身处在动态变化的行业领域中,裁员重组也是企业主动调整战略及策略的表现。以微软对收购的动视暴雪为例,近几年来动视暴雪的游戏作品乏善可陈,与其“躺在历史功劳簿”上,不如通过裁员来激发组织活力。
AI技术在裁员潮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在过去的一年里,由Chat GPT引领的生成式AI、AI大模型成为全球科技领域最为火热的技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各个产业,2024年被业界视为AI大模型、生成式AI全面落地的一年。处在技术变革期,企业从组织、人力、战略等进行全面的调整变革,自然会带来员工及岗位的大变动。与此同时,关于AI替代、取代人类劳动力的讨论一直以来不绝于耳。那么,AI技术浪潮在美股科技企业裁员潮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记者观察到,裁员的大多数企业并未明确提到AI浪潮是其裁减员工的主要原因,而是将持续的裁员作为其近两年来削减成本、保持良好利润和现金流运转、保障业务高效运转的普遍性措施之一。当然,也有部分企业明确提到了AI对于招聘、裁员等的影响。比如美国联合包裹运输公司UPS在2024年1月30日宣布裁员1.2万人,称用工成本的上涨和物流需求的下降导致其2023年营收及2024年业绩预测数据不及预期。该公司公开表示,人工智能及其带来的自动化将顶替不少被裁掉的岗位,哪怕日后物流的市场需求恢复上升,这些岗位也不会回来了。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巨头SAP在1月24日发布财报后不久宣布,2024年启动一项耗资约20亿欧元的重组计划,约8000个职位受到影响。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SAP全球共有10.76万名员工。SAP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Klein对外表示:“2024年,SAP将进一步加大对关键战略增长领域的关注,特别是商业AI。展望未来,这将使我们在创新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同时提高运营模式的可扩展性。”
在前不久举行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2024上,著名AI科学家李飞飞、吴恩达在对话中一致认为,2024年将会是AI技术继续深化的一年,同时也会覆盖到更多行业,成为下一次数字革命或工业革命真正的变革性驱动力。这次由大模型引发的 AI 浪潮,并不会像7年前那波 AI 热潮一样,热闹几年后就进入“冰河期”。基于此趋势,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中小型企业都纷纷加大在AI领域或者向AI方向转型的投入力度。生成式AI、AI大模型的热潮在“替代”甚至“消灭”部分职业岗位的同时,也在催生一些新的岗位需求,美国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在官网更新称,由其投资的、位于旧金山湾区的69家AI初创企业正在积极开展招聘工作。
全联并购工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认为,因AI新技术的迅速兴起,且在人员编制和预算都有限的情况下,一些科技企业通过裁掉其他非核心领域的研发人员,把省出来的钱投入到AI领域。尽管AI技术导致了某些职位的消失,但它也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AI和机器学习领域,这些岗位的薪资普遍较高,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因此,即使AI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裁员浪潮,但它也在技术产业中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方向。
在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方融科技高级工程师周迪看来,AI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许多行业中,AI已经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必要手段。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企业可以减少对人力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也是裁员潮背后的重要原因。其次,AI技术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通过AI分析员工数据和业绩表现,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的技能和优势,从而更好地配置人力资源。这种优化配置可以使得企业在人员数量减少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生产和创新的效率。AI在裁员潮中起到了多重作用,在对现有的就业岗位产生冲击作用的同时,大量需要AI的应用将产生,这会创造一大批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因此它也具有利于就业的一面。“我们改变不了科技进展的形势,只能去接纳它、拥抱它。在人工智能时代不断地提高自己,适应这个时代。”
Prev Chapter:AI NPC: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由之路?
Next Chapter:AI拜年模拟器:你能经受住七大姑八大姨的灵魂拷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