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7 月 12 日,上海市公布《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 " 十四五 " 规划》(以下简称《上海数字经济规划》),围绕数字新产业、数据新要素、数字新基建、智能新终端等重点领域,加强数据、技术、企业、空间载体等关键要素协同联动,加快进行数字经济发展布局,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
引人关注的是,《上海数字经济规划》特别提到了 NFT 技术应用。在培育数据新要素中,作为数字贸易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出支持龙头企业探索 NFT(非同质化代币)交易平台建设,研究推动 NFT 等资产数字化、数字 IP 全球化流通、数字确权保护等相关业态在上海先行先试。
在发展数字新基建中,提出发展区块链商业模式,着力发展区块链开源平台、NFT 等商业模式,加速探索虚拟数字资产、艺术品、知识产权、游戏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科技应用。
那么这些规定可能会带来数字经济和 NFT 市场发展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不妨来简要分析下。
一、支持龙头企业探索 NFT 交易平台建设
关于如何交易 / 何时开放二级市场?一直是区块链和 NFT 业界关心的问题。但是目前,国内各大平台都比较谨慎。结合以往类似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监管角度来说 NFT 产品发行交易应去金融化,否则很容易诱发非法金融活动等说明。
一方面,NFT 产品是数字经济中的原生要素,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存在。NFT 产品应该具有元宇宙形态具体应用场景,比如 NFT 数字艺术品应该把它放到元宇宙形态的图书馆或艺术展厅中去与大家分享,或者是放到元宇宙房间墙壁上为我们的元宇宙生活增添光彩,或者成为我们元宇宙的书签;而不只是把他供起来。
另一方面,流通交易是 NFT 产品内在属性。元宇宙中,数据充分流通利用是实现数据价值的关键。数字经济的本质是跨越信息化飞速发展带来的数据孤岛,跨越和整合不同信息系统之间、信息系统与实际业务操作即线上与线下的各种不同场景数据化向交易智能化跨越。数据充分流通利用是提升产品和服务体验的关键。区块链 NFT 产品应用,可以实现数据跨主体、跨区域维护和利用,让服务和交易更逼真、可信,促进业务协同办理,提升服务体验。可以说,NFT 产品流通应用是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主体的权益,让数据资源更加有效配置,充分实现数据价值的必由之路。
客观上说,由于 NFT 技术协议比较初级,NFT 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NFT 应用场景还不够丰富,NFT 权益司法保障仍需要健全,目前 NFT 产品交易平台,多数参与者是投机者而不是使用者。用户买了 NFT 产品以后并不是在应用场景中使用而是放在钱包里晾着,相当于你到市场买了一张椅子不是搬回家用他坐着吃饭做作业看电视,而是放在一个单独的地方束之高阁。因此在目前的 NFT 市场中,很多市场人士也坦言一旦放开," 就像 14 年那个时候的邮币卡,满世界的交易所,各地政府争着开,结果呢,国家一纸出来,满地鸡毛。尸横遍野。" 也正因为如此,监管部门才非常谨慎。
因此,此次提出支持龙头企业探索 NFT 交易平台建设,一方面确认 NFT 产品的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另一方面也认为这些交易应当有一个合规的框架稳妥有序地来进行。那么这次提出由龙头企业来主导探索,正好说明监管部门是力图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还是希望通过让有想法、有规范、有责任感、有担当的龙头企业来探索,最大限度避免上述市场人士所提到的可能发生的损害用户权益,破坏市场秩序的情形发生。
那么哪些企业是龙头呢?从逻辑上说,该类企业本身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有可靠的安全合规运营保障,在市场中相关业务中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可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应该认为是满足龙头企业的要求。
二、推动 NFT 等资产数字化、数字 IP 全球化流通、数字确权保护等业态在上海先行先试
NFT 产品是基于 NFT 技术协议发行的含有特定 ID 的 Token,该 ID 可以附加指向特定数字产品的元数据,而且数字产品并不必须锚定某具体线下实体产品,可以是数字世界原生的纯线上数字内容。
数字内容是知识与信息的结合,NFT 产品是数字内容的外在形式和技术载体。与传统数字产品相比,NFT 产品功能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保障用户权利,即能够对用户特定数字内容确权并交易。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创建,可以非常方便有效地确定数字内容创建者和所有者,且使整个交易链接可追踪和溯源,并可以对产品属性可编程可设计,可实现不同程序之间的互操作。
二是保障利益共享,即促进利用共享流通。NFT 产品可以通过开放有关权利许可、共享数据利用、便利流通交易等形式实现跨生态实现价值流动,满足不同参与者的多样需求。基于区块链确权和交易的便利也是有效实现开放参与数字内容改编再创作和分工协作的基础。
三是保障治理共担,即能够更有效促进各参与方的分工协作。NFT 产品是实现微观分工协作的一个具体有效的载体。通过不断优化协作方式、促进数据内容产品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增强整合利用资源的能力,提高参与主体主动性积极性。
这次《上海数字经济规划》明确肯定了 NFT 产品在资产数字化、数字 IP 确权流通的价值,更重要的是确认了通过 NFT 产品形式进行资产数字化和数字 IP 确权保护和全球化流通的业务模式,是否意味着在上海可以一定程度上利用境内外的公链基础设施,参与各类资产与数字 IP 参与全球性交易,形成新型数字贸易探索,值得关注。
三、着力发展 NFT 等商业模式,加速探索虚拟数字资产、艺术品、知识产权、游戏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科技应用
《上海市数字经济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对于 NFT 商业模式的在促进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价值给予了肯定。实际上,由于 NFT 产品是元宇宙的基本元素,可以说未来元宇宙的几乎一切可操作性的物品权益都可能将以 NFT 产品的形式存在,其与数字资产、艺术品、知识产权和游戏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的结合属于顺利成章。有关艺术品和知识产权的讨论已非常多,因此我们讨论 NFT 与游戏的结合应用。
NFT 的非同质属性,使得基于游戏平台的劳动和创造更能合理变现和交易。在 NFT 出现前,游戏中的交易缺乏透明度,用户权益得不到保障,也并不太便利。用户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练就的经验,人物卡牌、用户自由制作的具有美感和稀缺性的皮肤、游戏装备,在游戏中建造、设计的城市和建筑,甚至玩家账号本身,在 NFT 出现后一方面开始变得更有价值,另一方面因其铸造、交易信息的公开不可修改性,使得游戏二级市场更加规范。这种结合反过来又使相对应的游戏的生命力更加更久。当 NFT 在游戏领域诞生之初,玩家只需要通过参与游戏《Axie Infinity》或《加密猫》,即可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 NFT。据统计至 2021 年底,游戏领域 NFT 市场交易额已超过 4300 万美元,NFT 出售量超过 170 万件。
NFT 不但促进玩家与玩家间的交易,实际上将促进全新的社交模式。其实 NFT 本身的出现,归根究底是全新的虚拟社交模式促成的。当我们带着社交观点来审视艺术家在游戏中举办个展的行为,我们发现,艺术家仅仅是以艺术为话题,在游戏社交中获得了新的机会。如果条件足够充足,玩家完全有可能在游戏展览中,不需要通过画廊就能在众多游戏玩家的共同见证下直接买下艺术家的某件被铸造成 NFT 的虚拟作品。另一方面,参观过虚拟展的玩家,在获得对艺术家的全新认识后,也有可能 " 种草 " 一款与艺术家合作的的游戏皮肤,并在与其他玩家交流后从二级市场买下这套皮肤。在这里,游戏、交易和社交已融合在一个具体场景中。
可以预见,《上海市数字经济规划》的发布,将能够有力地促进 NFT 与包括知识产权、艺术品和游戏等业态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内容供给和数字消费将更加丰富,激发用户和市场更大的活力。
Prev Chapter:MetaBlox 发行首款 Mining NFT,依托 DID 和 VC,打造去中心化 WiFi 新范式
Next Chapter:a16z终于出手,身份系统势在必行!